组织人才发展战略|企业培训人如何发挥更大的价值?
近几年,培训行业面临着内忧外困:企业内设培训机构不得使用“大学”“学院”字样的名称及简称;经济下行,企业降本增效,培训预算大幅减少;更有甚者,人才发展部门被整体架空等等。这不免让人担忧,企业培训人究竟要何去何从?
企业培训行业的现状
培训行业有三个痛点。一是培训工作在企业中往往是重要但不被重视。每当问及企业管理者培训是否重要时,很多人都会回答“重要”。但培训真的是否被重视呢?从诸多管理者在培训上投入的资源和花费的精力看,很难说重视。当然,很有可能他们也不知道如何重视。二是企业培训人才获取难度大。每年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众多,但是,流入到企业培训行业的少之又少,进而导致新的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得不到快速普及和应用。三是企业培训工作者缺乏成长和发展空间。
于是,不少培训人对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坚持产生质疑:是企业真的不需要我们,还是培训人需要改变自己?
以上三个痛点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,但也并非全部企业都是如此。比如,华为有专门的企业内训业务基地,即使在疫情期间,培训工作未中断一天;腾讯的培训师会深入到业务发展的关键环节发挥作用;阿里的培训部门会通过工作坊,研讨企业发展的核心命题;还有一些大型国企的培训负责人,也都非常重视培训的有效性和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。这些企业的培训工作是被需要的,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,也因此聚集了一批热爱培训工作,并愿意为培训事业努力的人。
一方面,企业对培训有着强烈的需求,但是,因为某些培训工作开展的方式和我们培训人本身的能力问题,导致有些企业的培训业务没能发挥关键作用。显然,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,围绕业务需求做赋能。
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大学开展工作的基础,如果不能充分贴近业务需求,助力业务完成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补充,那么,企业大学就没有存在价值。另外,企业大学还要有能力理解业务,并且具备专业能力做好赋能。
在不断变化的时代,没有哪家企业具备足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。因此,培训工作不被重视,或者难以发挥价值,往往是没有满足企业核心发展需求,或者没有能力实现这些需求。也就是说,不是企业不需要我们,而是我们不够强大。
如何让自己变得强大?我认为,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始改变。
第一,审视自己的业务边界——我做了什么,还能做什么,以及如何做得更有效。
很多培训人只想通过做熟悉的业务就得到认可,这显然是不够的。我们应努力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。比如,有的企业培训只做文化学习,这时,我们可以思考一下,是否还能帮助企业进行新能力建设,参与到企业变革中?即使业务边界没有拓展,是否想过如何才能做得更好,更有效率?
第二,审视培训的价值所在,并主动构建自身能力。
在培训行业,有多种不良现象亟需校正。一是并非所有培训从业者都会积极主动了解行业新技术新应用。尽管很多新教育技术已落地应用,但不少企业的培训赋能工作却并未发生改变。二是很多培训项目或课程盲目追求新花样,过度包装或汇报,热闹有余,效果却原地踏步。三是一些培训人只追求领导满意。一旦有领导出现在培训中,就将心思都用在领导身上,忽略学员。其实,如果强调“培训中没有领导,无论是教师还是学员”,效果反而会更好。
在我看来,这些不良现象都是没有找准培训的价值定位导致的。有人会问,如果我只顾低头教学,领导看不到我的业绩怎么办,毕竟要在企业里生存。我认为,培训工作与医生一样,是个“良心活儿”,培训从业者要有自己的坚持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在意业绩。而是说,培训人首先应该做到让培训更有价值,并有能力在合适的场合影响企业负责人。比如,你和企业领导讨论如何为业务带来价值,即使有分歧,领导也会认可,并给予支持。因此,要实现更有价值的培训,需要我们找准定位之后不断提升自己的基本功。
第三,在实践中重新定义自己。
很多培训人,往往只停留在培训的组织者角色上,对于业务内容不求甚解,这就很难成为某领域的专家。做好培训需要深入了解内容,起码成为该知识领域的“门内汉”,而不是“门外汉”。
毋庸置疑,面向未来,每个企业都欠缺能力,也没有哪家企业是绝对安全的。同时,企业无论成功还是失败,都积累了很多经验,而这些经验多处于浪费状态。一位企业家曾说过,企业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。仔细想来,不无道理。企业为这些或成功、或失败的经验都买过单,我们是否有精力和能力将这些知识资产萃取出来充分利用呢?
虽然现在有众多培训组织在帮助企业建设新能力,但是,大多数培训工作仍是将成熟经验在人群中进行复制。从组织能力建设来看,这只是一个末端环节,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开展。试想一下,如果有培训人告诉企业领导:我能让组织更强大,能在新能力建设方面发挥作用,能让组织经验充分利用。这样的培训人怎么可能不被欢迎?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,给培训人一个更好的定义。